忽如一夜春风来,从中国刮起的共享单车春风正在催熟全球共享出行市场。据全球移动数据研究机构CheetahLab(猎豹全球智库)发布的首份《共享单车全球发展报告

》显示,2017年全球共享单车用户规模已增至2.27亿。其中2017年9月至12月,海外市场用户周活渗透率涨幅达2440%。从共享单车活跃用户分布来看,以中国、新加坡、泰国为主的亚洲地区是共享单车核心市场,其次是以英国、法国、意大利为代表的欧洲市场,美国市场热度初起。
除了中国国内,东南亚是目前共享单车市场最成熟和火热的区域;而除了新加坡,泰国是目前整个东南亚市场最繁荣的共享单车热土。从去年8月份ofo、摩拜先后进驻泰国到现在,中国的共享单车在这座“大象之国”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铺满街头巷口,成为越来越多泰国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首选。
猎豹数据显示,在泰国ofo海外版的活跃渗透率为0.0702%居第一,摩拜的活跃渗透率为0.0060%居第二,oBike的活跃渗透率为0.0056%位居第三,ofo(中国版)的活跃渗透率为0.0008%排名第四。
从周活跃渗透率来看,ofo在泰国市场占据绝对优势,第二名摩拜的市场份额不足ofo的十分之一,第二名、第三名的市场份额之和不足第一名ofo的1/6,第四名被ofo中国版占位。
对照其他各国共享单车数据,虽然ofo总体占据主导优势,但像在泰国市场这种一家独大的压倒性优势在其他国家却并不常见。ofo在新加坡市场份额为第二名摩拜的1.55倍,在英国为第二名摩拜的2.77倍,在美国为摩拜的3.73倍,在法国市场为第二名oBike的2.1倍。也就是说在充分竞争条件下,ofo作为第一名在市场份额上对第二名保持2~3倍的优势是正常的,可是在泰国却出现ofo对摩拜11.7倍的份额对此,这种差距是如何形成的?
有业内分析认为,一方面,有了之前在新加坡、美国、英国等地的落地经验,ofo进驻泰国采用了校园+社区的运营策略,在前期市场调研和培养用户习惯上更加轻车熟路。据了解,ofo正式入驻泰国前先在法政大学首批投放500辆单车进行试运营,研究用户需求和骑行喜好;正式入驻后,ofo为泰国高校提供免费试用3个月的优惠,之后根据当地市场收费水平每辆车收取99泰铢(约合人民币20元)的押金,并按照每半小时5泰铢(约合人民币1元)的价格收费。使用便捷、价格实惠的ofo迅速在泰国市场打开局面,用户活跃率逐月翻番。
另一方面,ofo虽然入驻时间不算早,但对泰国政府关系衔接和市场运营条件做了充足的准备。在ofo进驻之前,新加坡无桩共享单车oBike早在2017年5月便已进驻曼谷市区,却在试营不到一个月后被召回。据泰媒报道,oBike因未向曼谷市政府提出申请就擅自于市中心投放车辆,且向用户收费而被责令召回,触动了当地政府的法律红线。
除了需要谨慎处理的政府关系,泰国天热、车多、路堵,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有骑自行车传统的国家,甚至之前的自行车道后来都让位于机动车的发展。鉴于此种情况,ofo借鉴之前在新加坡和英国等地的经验,把与泰国当地政府的协调工作前置,在取得运营许可后,先从建立共享单车发展的基础设施入手,综合考虑当地的天气、地理、人文、人口密度、城市规划等基础信息,与政府合作建立起一套符合当地实际需求的共享单车运营体系。
自上而下、稳扎稳打的市场落地,让ofo逐渐在泰国市场站稳脚跟。而近年来国人赴泰旅游热潮,又在客观上进一步助推ofo在泰国大行其道,这从ofo中国版也在泰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便可看出。内地游客这两年大都已经形成成熟的共享单车骑行习惯,他们出国旅游时不仅对当地的ofo小黄车具有强依赖性,而且也带动了全球各个角落居民的骑行风尚,间接反哺了共享单车在泰国等全球市场的发展。
3月13日,ofo小黄车最新完成E2-1轮融资8.66亿美元,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领投,灏峰集团、天合资本、蚂蚁金服与君理资本共同跟投。在获得这新一轮融资之后,估计ofo在巩固国内市场的同时,也将继续强化海外市场的纵深布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