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热的共享单车近期引发全民关注!3月19日,一年365天不间断、且到点就会“强制”切播的《新闻联播》栏目,破天荒地用了4分钟时间报道了“共享单车”。

上央视、上各大新闻门户网站的头条,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,毕竟“分享经济”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在了总理的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。但这一次有所不同的是,同一天的时间里,“共享单车”这一话题,相继被推上了央视的《共同关注》、《新闻直播间》,以及CCTV头牌栏目《新闻联播》。
“共享单车被虐’、规范管理是关键。”这是此次《新闻联播》报道的主题,其聚焦共享单车在当前发展阶段及过程中所“遭遇”的一些共性问题和难题,希望借助《新闻联播》这一平台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。
对共享单车,大部分媒体和用户都持正面态度:
这是一种公益行为,我们应当支持才对!每一个具有素质的人都不会做出如此行为!现在的很多人学历高了,素质却低了,一个城市的文明,不在于它多发达,平均收入有多高,而在于大众对待社会的行为!自行车对社会来说无疑是环保、方便、快捷的交通工具,却在某些人眼里:反正不是自己的钱,想怎么糟踏怎么糟踏。我只能无言以对!
不过,也有人认为,共享单车想法简单,不计后果。是个短期效应的盈利方式。
理由是:
1、只考虑盈利效应不考虑后果。像是狗熊掰棒子。拿走的利润一定不如损失的多。所谓共享的福利只是眼前的名义上的;更多的是影响了社会持续,扰乱了公共持续。
2、问题多:自行车乱放堵塞了小区门口。自私的骑行者胡乱放甚至放到了汽车停车位、小区内角落、楼道、公园内区域、汽车行车主行车道边等等等,很多人不满意,管理者控制不了。也增加了管理难度。居民也不满意。
共享单车对其它行业的冲击
单车抢走了很多摩的,黑车的生意,还间接抢了收费停车棚的生意,所以一部分是及其排斥的,还有乱停乱放,私自占有,乱拆的现象,真正考验一个民族的素质的时候到了,希望大家也提高觉悟,善待单车,规范停放,毕竟这是实实在在的福利,虽然收费,但比起2公里10元的摩的要方便和便宜太多了